網頁

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

【DSE】魚我所欲也【拾】問題精選

【拾】問題精選

答題關鍵詞:捨生取義、本心、義。(注意論證手法和修辭)

1. 根據以下引文,回答問題。
        甲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。(第 1 段)
        乙 此之謂失其本心。(第 2 段)

(1)兩段引文中「是心」與「本心」的意義相同嗎?試加以說明。

答:「是心」與「本心」的意義相同,都是指人具有羞惡之心,懂得捨生取義的道理。 

(2)「有是心」的賢者與「失其本心」的人有何差別?試據此概述孟子對人性的看法。

差別賢者能夠堅持捨生取義的人生態度,而一般人可能受利慾的引誘而「失其本心」,喪失羞惡之心,見利忘義。

②孟子對人性的看法:孟子肯定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,而「義」的價值高於生命。一個正直、有道德修養的人,應當為義而生。若有違善良本性,不能苟且偷生,應為義而死,在必要時要「舍生取義」。  


2.   

(1) 孟子以「非獨賢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」為第一段作結,有甚麼用意?試根據前文的論述和一般人的想法加以推敲。


答:孟子在前文指出人最重視的並非生死,有些事即使做了就可以生存、不用死亡,人也不會做,由此可知人會「捨生取義」。不過,一般人認為只有「賢者」才可做到捨生取義,孟子並不同意,因此以此句作結,強調人人都可捨生取義,希望游說人們改變看法,接受他的觀點。

(2) 這句有甚麼作用?試加以說明。
(結構題
作用承上啟下
②說明:(承上)這句有概括前文的作用;下文以「行道之人」、「乞人」即使餓死也不會接受呼喝着給予或踐踏過的食物為例子,論證捨生取義之心是「人皆有之」,可見這句也有引入下文(啟下)的作用。

 3.  在第 2 段,作者以「行道之人」和「乞人」不願接受「一簞食,一豆羹」的施捨為例說明論點。
(1)從「一簞食,一豆羹」的例子可見施予者的態度是怎樣的?試分別摘錄兩個能反映施予者態度的字詞。

態度表現一,爾 嘑
態度表現二:蹴 爾

(2)「行道之人」和「乞人」是否稱得上作者於第 1 段提到的「賢者」?試說明之。

答:兩者都稱得上「賢者」。作者認為「賢者」就是沒有喪失羞惡之心的人。路人和乞丐寧願餓死也不願接受無禮的施捨,可見他們的羞恥之心勝過求生的慾望,沒有喪失本心。    

4.  孟子提到「此之謂失其本心」。
 
 (1)「失其本心」指甚麼?「失其本心」與「捨生取義」有甚麼關係?
①「失其本心」:失去本性 / 善性


② 兩者的關係:孟子認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、重視禮義多於生死,人人都可以做到捨生取義,並非只有賢者才能做到。但人如果受物欲或虛榮的引誘而「失其本心」,在面對生與義的取捨關頭時,便難以「捨生取義」


(2) 試用一個四字成語概括「失其本心」的原因
答:利慾薰心 / 見利忘義

5.  在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中,孔子的哪個主張跟孟子在《魚我所欲也》中的主張相近?試摘錄兩文中的有關句子,並略加說明。

(1)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: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
   《魚我所欲也》:生,亦我所欲也;義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。 
 (2) 說明:孔子認為仁者為了成全仁德,可以捨棄生命,這跟孟子在《魚我所欲也》中主張「捨身取義」的精神相近;孟子認為存有本心的人厭惡不義的事更甚於死亡,不會為了求生、避禍而無所不為。兩者都是主張為了仁德和禮義而不惜犧牲性命。              

6.試根據本文內容,從利益角度解釋「不失本心」與「失本心」之別

答:「本心」指善性,讓人做出「義」的行為。
失與不失「本心」的分別:當人面對利益時,「不失本心」的人會照顧他人的利益,富有利他精神,而「失本心」的人只顧及自己的利益,妄顧他人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7. 以下《孟子‧魚我所欲也》的引文運用了哪種說理技巧?這個技巧如何加強了說理效果?試利用引文加以解釋。

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嘑爾而與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爾而與之,乞人不屑也;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。萬鍾於我何加焉?

答:引文中使用了對比來增強說理效果。以「嗟來之食」對比「萬鍾」的俸錄,既然乞丐都懂得拒絕不道義的施捨,所以受俸祿的人都應該懂得拒絕不義之財。「嗟來之食」和「萬鍾」兩者都不符合禮節和道義,因此乞丐和受俸祿的人不應該接受,反證為了利益不顧道義是喪失本心的行為

8. 《孟子‧魚我所欲也》一文中談到「所欲」與「所惡」的密切關係,孟子對於兩者有甚麼觀點看法?

答:孟子認為兩者是對立的關係。他以生死作對比,指出任何人都非常渴望生存,同時極度厭惡死亡,但比起死亡人們更討厭失去道義。因此即使捨棄生命人們都希望追求道義,這是人的本性所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