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

【DSE】魚我所欲也【玖】文學知識

【玖】文學知識

  1. 孟子
    孟子(公元前372-公元前289),名軻。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三歲喪父,家貧,其母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。「孟母三遷」、「三遷擇鄰」的故事成為家傳戶曉的千古美談。
  2. 孟子的仁義學說   
    孟子指出人天生具有惻隱、羞惡、辭讓、是非之心,這是達到仁、義、禮、智的開端(《論四端》)。
    這四種心性乃出於內在的自覺,「
    惻隱之心」就是同情心;當人違背良心行事而為非作歹時,就會有「羞惡之心」;以尊敬謙遜的態度對待別人,就是「辭讓之心」;做事能夠判定是否合符乎道義而行,就是「是非之心」。四心其實均是一心,就是儒家學說中的「仁心」。

    仁心」是甚麼呢?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;舍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求,哀哉!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,而不知求。」(《孟子告子上》)
    「仁」是人的本心,「義理」是通往「仁」的大路。
    人拋卻了大路不去走,放棄了本心,不知道尋回。由於本心放失極易,因此孟子提倡培養「浩然之氣」。人要時時刻刻反省、警剔自己,並把與生俱來的四善端擴而充之。

    另一方面,孟子亦主張人性本善。他認為人和禽獸一樣有欲望、喜怒哀樂、生理需要。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,就是因為人具有道德判斷的能力,能依理義而行。
    那麼人的惡從何而來?孟子認為人之所以行惡,是因為人受到物欲私心蒙蔽及環境的影響,失去其本心。人的欲望無窮無盡,如果人不斷追求,便會受欲望所支配,最終喪失自我,迷失本心。

    當人面對道義與利益的取捨時,孟子認為應該「捨生取義」。「生,亦我所欲也;義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」(《孟子告子上》)孟子以魚和熊掌分別比喻生命和道義,當兩者不可兼得,便要捨魚而取熊掌,即捨生命而取道義。每個人都有「捨生取義」的本心,只要能夠堅持,便能做得到。因此孟子有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」(《孟子滕文公上》)的主張,他認為人不可被金錢擾亂心志,不可因貧窮失其操守,不可屈服於強力之下。

    總而言之,孟子認為人心中存有善端,應好好存養它,並將之擴充,培養「浩然之氣」,最終做到「萬物皆備於我矣。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」(《孟子盡心上》),即身上具備萬事萬物之理,反躬自省,能真實無妄,得到莫大的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