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題關鍵詞:賂秦,抱薪救火,借古諷今,重蹈覆轍
- 試用四個字概括韓、魏兩國和齊、楚、燕、趙四國間的密切關係。
答:唇亡齒寒 - 「嗚呼!以賂秦之地,封天下之謀臣」和「悲夫!有如此之勢,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」分別就甚麼事表達感情?
答:「嗚呼」是歎息未用良策;「悲夫」是痛惜六國滅亡。 - 以下三節引文,何者以事實為證、何者以理論為證、何者是假設論證,分別說明之。
甲 「秦以攻取之外,小則獲邑,大則得城。較秦之所得,與戰勝而得者,其實百倍;諸侯之所亡,與戰敗而亡者,其實亦百倍;則秦之所大欲,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戰矣。」乙 「燕、趙之君,始有遠略,能守其土,義不賂秦。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至丹以荊卿為計,始速禍焉。趙嘗五戰於秦,二敗而三勝。後秦擊趙者再,李牧連卻之。洎牧以讒誅,邯鄲為郡,惜其用武而不終也。」丙 「向使三國各愛其地,齊人勿附於秦,刺客不行,良將猶在,則勝負之數,存亡之理,當與秦相較,或未易量。」答:①甲:理論為論據。論述「以地賂秦」時,提出秦所獲的利益和諸侯所失去的利益,以及「秦之所大欲,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戰矣」等都是作者的推論,純粹以理論為論據。
②乙:事實為論據。論述「燕、趙義不賂秦」時,作者提出「燕、趙之君,始有遠略,能守其土,義不賂秦」、「燕雖小國而後亡」和「趙嘗五戰於秦,二敗而三勝」等,都是史實,這是以事實為論據。
③丙:假設論證。論述六國之力「當與秦相較」時,提出「三國各愛其地」,齊、燕、趙各自不犯錯誤,則勝負存亡之數,足以和秦相比較,難於估量。這都是作者以假設出來的情況作為論據。 - 根據蘇洵《六國論》一文及以下一節文字,然後回答所附問題。「X、Y之君,始有遠略,能守其土,義不賂秦。是故X雖小國而後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至丹以荊卿為計,始速禍焉。Y嘗五戰於秦,二敗而三勝。後秦擊Y者再,李牧連卻之。洎牧以讒誅,邯鄲為郡,惜其用武而不終也。且X、Y處秦革滅殆盡之際,可謂智力孤危,戰敗而亡,誠不得已。」
(1)文中X、Y分別是哪個國家?
答:X是 燕國 ,Y是 趙國 。
(2) 蘇洵在本節文字對X、Y二國抗秦而亡,流露了甚麼情感?
答:蘇洵對燕、趙二國「義不賂秦」,並且都能抗秦,加以讚揚,有欣賞之情。從引文可見,作者認為燕、趙二國之亡非戰之罪,只是對抗秦國策略有欠妥善,至於亡國,對此感到無奈、惋惜。 - 本論部分多次呼應首段的論點,使文章的結構顯得緊密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A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無厭,奉之彌繁,侵之愈急,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。
B 齊人未嘗賂秦,終繼五國遷滅,何哉?與嬴而不助五國也。五國既喪, 齊亦不免矣。
C 燕、趙之君,始有遠略,能守其土,義不賂秦。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
D 趙嘗五戰於秦,二敗而三勝。後秦擊趙者再,李牧連卻之。
E 且燕、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,可謂智力孤危,戰敗而亡,誠不得已。
(1)呼應中心論點的是:C和D
(2)呼應分論點一的是:A
(3)呼應分論點二的是:B和E - 蘇洵認為六國「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」,試說明句中的「勢」所指的是甚麼。
答:句中的「勢」指六國可以不割地求和而戰勝秦國的形勢,包括韓、魏、楚三國不割地賂秦,保存實力;燕國不魯莽行刺秦王;趙國不中計殺害良將;齊國不親附秦國;如果六國用土地招攬謀士、禮待人才,同心合力對付秦國,善用這有利形勢便有可能戰勝秦國。 - 孟子曾說:「故王之不王,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」(《孟子‧梁惠王上》)六國終被消滅,與「不為」和「不能」有甚麼關係?
答:假如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分封給天下有謀略的大臣,用事奉秦國的心來禮待天下奇才,並且願意合力抗秦,便未必會被秦國逐一消滅,他們有能力保家衞國卻不肯盡力而為,便是「不為」,而非「不能」。 - 蘇洵以「苟以天下之大,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國下矣」作結,抒發感慨。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,說明作者為何有此感慨。
答:蘇洵撰寫《六國論》時,北宋正受遼、西夏等外族侵擾,北宋跟這些外族簽訂和約,每年向他們奉送白銀、絹等財物。蘇洵在《六國論》結尾有此感慨,因為六國只是諸侯,國力不及秦,尚且有不賂秦而戰勝秦國的機會;而當時北宋擁有天下之大,比六國更有「可以不賂而勝」的形勢,卻對外族卑躬屈膝,採取輸幣求和的妥協政策,這種做法連六國也比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