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

【DSE】師說【伍】寫作手法

【伍】寫作手法
1. 論證手法
        (1)
對比論證
對比的對象
對比的內容
性質
帶出的觀點
古代聖人與今之眾人  
才智學問出眾的古聖人樂意從師問學;現今一般人的才智學問不及古聖人,卻恥於從師學習。 (第3段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不同時代的對比
聖人更賢能;普通人更愚昧。
聖人所以是聖人,普通人所以是普通人的原因。
士大夫對待兒子與
對待自己
士大夫為兒子請老師教子女句讀方法;自己則恥於向老師學習。 (第4段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事情輕重的對比
小問題願意請教別人;大道理卻遺棄不學。
不同社會階層與士大夫
巫醫、樂師及各類工匠,願意互相學習;士大夫卻恥笑從師學習的人。 (第5段)              
不同階層的對比
士大夫看不巫醫等這些地位較低的人,但才智反而不及他們。

(2)舉例論證
舉出孔子曾跟從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學習的事為例。指出像孔子般的聖人也要從師問學,強調從師學習的重要。(事例/史例)

(3)
引用論證
援引孔子「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」這句話。指出任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,也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,藉此說明擇師的原則。(語例)

(4)
演繹論證
作者在首段先說明老師其中一個作用是解答疑惑(小前題),然後指出所有人都有疑惑(大前題),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,便永遠不能解答疑惑,以此推論出從師學習的必要(結論)。


2. 前後呼應
《師說》照應緊密,結構嚴謹,各段的內容互相呼應。
例子
呼應上文
說明
4段:非吾所謂傳其道、解其惑者也。
1段: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
師道是要解決疑惑,不是標點句讀。
6段:聖人無常師。
2段: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
指出擇師的標準應是該位老師是否掌握「道」,任何有「道」的人都可以是聖人的老師,所以並非固定的。
6段:孔子師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賢不及孔子。孔子曰:「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。」
1段:古之學者必有師
3段:古之聖人,其出人也遠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。
以孔子為例子,說明古代的聖人、學者也跟從老師學習。
6段:聞道有先後。
2段: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。
重申領會「道」有先有後,只要那人比自己先領會「道」,就可以跟從他學習。

3. 首尾呼應
作者在文末以讚揚李蟠「能行古道」作結,與文首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相呼應,使文章結構更為完整。

4. 開門見山
作者在文首指出老師的職責(傳道、授業和解惑),明確提出個人觀點,並確立本文的要旨:從師學習十分重要。有開門見山,一針見血的效果。

5. 層層遞進
345段的對比又有層次之分,古聖人是最高層次,其次是自身層次,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則是比自身社會地位更低的層次,形成層遞關係。

6. 情理兼備
全文運用了不少嘆詞和助語詞,例如:「嗟乎」、「嗚呼」、「……也遠矣」、「……也亦遠矣」等,以見其感慨之深。在說理中寄託感情,增強了文章感染力。

7. 句式多變
韓愈善於結合駢文的排偶和散文的長短句,駢散夾雜,使文句錯綜變化。
《師說》的語言以散句為主,也有不少偶句,例如第3段開首以「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」等散句入文,接着是偶句「是故聖益聖,愚益愚」等,最後再以散句收結。偶句整齊勻稱,令文章讀起來聲律和諧、語感優美。而當中的句式亦長短不一,有八字句,亦有三字句,可見韓愈文章句式變化多樣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