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

【DSE】論仁論孝論君子【拾】問題精選


【拾】問題精選

1. 「仁」是儒家認為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,是一切善德的總和。
試根據以下《論仁》的引文,分析「仁」與「道」的關係,以及「仁」與「禮」的關係。
  •    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
  •   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
答:
(1)「仁」與「道」的關係:「道」是正當的方法,是仁者必須遵守的行事原則。仁者不會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財富或擺脫貧困。君子若拋棄了仁德,就稱不上是仁者了。
(2)「仁」與「禮」的關係:「禮」是人類行為的規範。人要是能克制一己的欲望,使言行合乎禮,這就是仁,就能達致人格修養的最高標準。

2. 在《論君子》中,孔子提及「無友不如己者」,你同意他的說法嗎?試談談你的看法。
答:
我不同意。志向差不多的人,想法也會差不多,如果我們根據「只結交志向與自己相近的人」這原則,那麼朋友的圈子會較為狹窄,少接觸到不同志向和想法的朋友,難以拓闊眼界。(自由作答)

3. 孔子認為「君子」是「仁者」嗎?何以見得?試從《論仁》中摘錄相關句子來加以說明。
答:
孔子認為「君子」是「仁者」,他說「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」意思是君子要通過實踐仁德來成就名聲;他又指出「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」,意思是君子時時刻刻都不應該違背仁德,即使是短暫的時間、窮困遇到挫折的時候,也必定堅持仁德。由此可見,他認為「君子」就是能實踐和堅守仁德的人,即是「仁者」。

4. 孔子在《論孝》第3則中指出當父母有過錯時,子女應怎樣做?這是否與《論孝》第1則中答「無違」的觀點矛盾?試談談你的看法。
答:
父母有過錯時,子女應該「幾諫」。
兩個觀點並沒有矛盾。
孔子指出「無違」是說事奉雙親要謹慎行事,不可做出違反禮制的事情,而陷父母於不義。
「事父母幾諫」是說子女要本着孝敬之心設法勸諫父母,避免他們陷入不義的處境。子女的態度要恭敬和順,言辭要委婉含蓄,這就符合禮節的規定,孔子的這兩個觀點相輔相成,並無矛盾。 

5. 《論語》用詞簡練、準確,能以寥寥數字表達深刻的道理。試根據課文內容,回答下列問題。
(1) 孔子用哪兩個字概括「孝」的含義?
答:無違
(2) 承上題,試就個人對課文的體會,指出上述兩個字的真正意思,並略作說明。
答:
「無違」的真正意思是對待父母時,不可違反禮節。孔子就「無違」作進一步的解說,指出「無違」即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」,由此可見,孔子所說的「無違」,當指無論父母生前死後,子女侍奉他們時都不可以違反禮節。

6. 《論君子》和《勸學》都提及君子的特點。試以自己的文句,說明兩文中「君子」的兩項相似之處。
答:(其中兩項)
① 兩篇所形容的君子都重視學習
《論君子》指出君子必須莊重才能穩固所學/君子會擔憂自己沒有才學;
《勸學》中的君子則會廣泛地學習。

② 兩篇中的君子都會自我反省
《論君子》中孔子說君子會自我反省而問心無愧/君子會對自己有所要求;
《勸學》則指出君子會每日檢查省察自己。

③ 兩篇中的君子都有合宜的行為
《論君子》中君子做事以合義為原則,依照禮節來實行/行為有了過錯,不會害怕改正;
《勸學》中的君子行為不會有過錯。

7. 在《論君子》中,孔子認為君子應該「主忠信」。試分析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中的藺相如是否符合這個要求。
答:
孔子認為君子行事應忠誠和信實,藺相如並非完全符合這項要求。

藺相如為了向趙王信守完璧歸趙的承諾,不惜以死相脅,使計在秦王手上取回和氏璧,送回趙國;從這個角度看,藺相如符合「主忠信」這要求。
但他向秦王多次使詐,謊稱和氏璧有斑點,取回玉璧;又要求秦王齋戒五日,暗裏派人把璧玉送返趙國,違反對秦王的承諾;從這個角度看,藺相如便不符合「主忠信」這要求。

8.  你認為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中藺相如引車避匿的做法,是否符合《論君子》中「君子不憂不懼」的要求?試加以說明。
答:
藺相如的做法符合「君子不憂不懼」的要求。

「君子不憂不懼」指君子自省後無愧於心,所以不會憂懼。藺相如讓車子繞道,躲開廉頗,不是因為畏懼廉頗對自己不利,或做了於心有愧的事,而是以大局為重,不想因個人恩怨而影響國家安危,可見他行事以合義為原則,心中沒有憂懼。